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地址:沈阳市内五大区上门服务
电话: 15940106140
春节期间大批北漂返乡过年,北京就已经少了大半的烟火气,新冠疫情的出现再度给社会按下了暂停键。
商铺关店,娱乐场所歇业,曾经拥挤不堪的街道如今也变得畅通无阻,为了防止疫情蔓延,各社区开始实行封闭管理,人们都蜗居在家,偶尔有几位带着口罩取快递的居民也是行色匆匆。
种种不确定性叠加让个人与企业的焦虑像野火般蔓延,全球性的新冠病毒大爆发也不可避免地给人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不便。不过与十七年前的SARS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有了足够完善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这给禁足在家的人们提供了连接世界的窗口,也给经济“云上运转”创造了可能。
一
被互联网改造的二十年
暖春的阳光从楼宇的空隙斜射下来,光线照射到钱颖端坐在电脑前的侧脸,看着可以返京复工的通知,钱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钱颖是十几万返京大潮中的一员,也是一位在外企工作了八年的白领。想到回京后需要储备一些消毒液、洗手液之类的卫生用品,她提前在京东APP上下了单寄到北京的家中,同时给父母也在网上买了一些日常用品,避免两位老人在疫情期间频繁出门采购,增加感染风险。
春节期间为了尽快防止疫情扩散,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开始实行交通管制,人们出行受阻、很多快递也停运了,好在京东和顺丰两颗“遗珠”还能正常运营。“线下实体店都关门歇业了,如果物流配送也被阻断,隔离在家的我们根本没办法生活。”经此一“疫”,钱颖对电商的力量颇为感叹。
钱颖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家中种有十亩果树,收成好的时候一年赚个十几万不成问题,前些年市场行情不佳销量出现了下滑,身边有朋友建议她开网店拓展销售渠道,与家人商量了一番,钱颖决定开个“网上水果店”试试水,她是网店主力,父母打配合。
去年家乡开通的“ 211 限时达”给了她尝试的底气,毕竟水果讲究时令,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物流体系保障,就没办法确保消费者能按时收到新鲜的水果。
她的父母是生长在红旗下的 60 后,小时候连电视机都很少见更别提互联网了。据他父母回忆,在那个外出靠腿,联系靠吼的时代,想买个稍微大件的物品都得翻山越岭到镇上去,买到了运回来也是个难题,有时甚至需要靠牛车去拉。
每当父母讲起这些故事,钱颖听着都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她的记忆最早只停留在小学放学后回家看动画城和大风车,上初中时家里买了电脑,钱颖就开启了她的“触网生涯”。
上了大学尤其是到北京工作之后,她的生活早已离不开互联网了,上班用电脑办公,日常外出一部手机搞定所有,连现金都不带。而远在家乡的父母依然过着用现金买菜做饭,每天精打细算的生活,平时也几乎不上网。
钱颖的父母成长于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而作为独生子女的钱颖则成长于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两代人,两种生活方式,两种消费观念,背后映射的是中国极速发展的时代变迁。
1994 年的 4 月 20 日,中国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面接入了国际互联网,这成为了中国互联网时代的起始点。
二十年过去了,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超过六成,手机网民规模达8. 7 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1%,用滴滴打车,用美团叫外卖,用手机支付,用微信社交……互联网早已渗透进我们日常的方方面面。
社会发展二十年,也是被互联网改造的二十年,在移动互联网的繁荣下,人们迎来了一个更加便利和智能的生活。
二
“宅经济,云生活”背后
2020 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大家的生活节奏,在这个“宅着就是做贡献”的特殊时期,线上需求极速爆发,线上买菜、线上购物、线上娱乐、线上健身……异军突起的“宅经济”撑起了消费的半边天。与此同时在线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甚至售楼、汽车等行业也开始向云端转变。
失之桑榆收之东隅,疫情限制了人们外出,却也催生了新的经济业态。比如阿里、京东、联想等互联网企业跨界合作推出的“共享员工”模式,邀请临时歇业的餐饮、酒店、影线及零售联营商户的员工,在疫情期间以短期打工的方式加盟到商超或分拣、配送等人员急缺的岗位,既让员工有收入,也缓解了企业用工成本的压力,同时填补了在线零售的空缺。
